笔墨留痕,岁月有言——70周年征文作品展播 安全帽下的红色信仰
所属分类:
发布时间:2025-08-26
来源:
作者:
七十载春秋筑梦
七十载匠心传承
从1955到2025
这一路
有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
有勇立潮头的改革锐气
更有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
值此建司70周年之际
让我们透过文字与光影
重温那些温暖而闪耀的奋斗瞬间
聆听穿越时光的初心回响
安全帽下的红色信仰
2020年春天,裹挟着万物复苏的生机,怀揣着对专业的执着与敬畏,我通过社招成为陕建十一建的一员。早在入职前,我就听闻陕建十一建是从战火中走来的红色企业。它诞生于荆江分洪的抗洪前线,成长于“两弹一星”的建设现场,七十年的峥嵘岁月里,始终流淌着“在战斗中是英雄,在建设中是模范”的红色血脉。这份厚重的历史底蕴,如磁石般吸引着我,而入职培训时参观企业展厅的经历,更让这份向往具象成震撼心灵的印记。
第一次踏入展厅,光影交错间,泛黄的老照片与一座座建筑模型交相辉映。聆听着七十年间从荆江分洪的生死较量,到戈壁深处建设“两弹一星”的默默坚守;又看到改革开放初期积极适应市场,实现二次创业;再到新时代用智慧与汗水打造一座座地标建筑的奋进征程,我的指尖不自觉抚过墙面一张张泛黄的照片,仿佛能触摸到先辈们手心的温度。虽已在建筑行业历练多年,但看到“鲁班奖”“国优奖”“安装之星”等一座座金灿灿的奖杯时,内心的震撼与向往依然如潮水般汹涌——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高度,更是几代十一建人用匠心与汗水铸就的丰碑。我深知:每一块奖牌背后,都是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坚守,是在质量与速度间反复权衡的执着,更是“安全是信仰,质量即生命”的无声誓言。
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安全管理员,报到第一天,安全总监郑重地将一顶印着“十一建”鲜明标识的安全帽递到我手中,沉甸甸的。他目光坚定地说:“在咱们十一建,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。作为一名安全员,安全信念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,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责任。”这句话,如同灯塔,瞬间照亮了我的职业航向,成为了我扎根于此的坚定信念。
2021 年的寒冬,凛冽的风如刀子般刮过工地。当项目正值主体施工的攻坚阶段,每分每秒都关乎工程进度诚信履约。我在一次例行巡查时,察觉到高空作业平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,当即下达停工整改指令。分包队伍的负责人急得直跳脚:“停工?!这耽误一天损失就是十几万!这可怎么行!”面对履约与安全的双重压力,我深知安全管理不能存在侥幸心理。在那个不眠之夜,我与技术团队挑灯奋战,对照图纸反复验算荷载,结合现场实际情况,大胆提出采用可拆卸式防护网的创新方案。经过反复的模拟调试,新方案不仅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,还有效地缩短了工期。当项目最终捧回“省级文明工地”的奖杯时,我望着工地上井然有序的作业场景,真切领悟到“安全就是效益”的深刻内涵—— 安全就是企业竞争力,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!
2022年,集团公司推行“智慧工地”建设。我这个“老安全人”也迎来了新的挑战。学习无人机巡检、钻研AI风险识别……当第一次操作无人机悬停在百米高空,将塔吊上一颗螺栓的细微裂纹清晰地捕捉回屏幕时,我内心满是震撼。这小小的无人机,不仅是科技的结晶,更像是陕建十一建七十年安全传承与创新融合的缩影——让安全管理从“肉眼巡查”迈向“精准监测”,让隐患无处遁形。
最令我自豪是参与城投大厦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。项目位于市中心,环保与安全要求极高。在市中心这个特殊战场上,因地制宜创新应用了新型绿色防尘天幕系统。通过手机轻点,巨大天幕在50秒内便能完成开合,瞬间覆盖整个施工区域,让工地彻底告别了“灰头土脸”。作为全程参与并保障其安全高效运行的安全员,看着监测数据上PM10降低90%以上、温度降低3℃、噪音减少5-10分贝的显著成效,那份职业自豪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——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胜利,更是十一建人践行绿色安全施工理念的有力证明。
从初入企业的“旁观者”,到如今守护安全的“主力军”,我见证了陕建十一建安全管理模式从“人防”到“智防”的转型升级。BIM+VR 安全教育系统让工友们身临其境感受事故危害;物联网设备24小时实时监测人员体征,防患于未然;大数据分析精准预判风险点位,将隐患扼杀在萌芽……但无论技术如何革新,那些根植于十一建人心中的专业建造管理追求从未改变!真正将“风险可控、隐患动态清零、应急体系有效运行”落到实处。
七十年风雨兼程,十一建人用钢筋混凝土铸就了广厦千万间;七十年薪火相传,安全管理者用责任与智慧编织了无形的防护网。站在企业七十华诞的历史节点,我愿继续做坚守工地的“安全哨兵”,让每一顶安全帽下绽放的笑容,成为献给企业最真挚的祝福,也是“成为倍受尊重的一流建造管理服务商”这一宏伟愿景的最生动回响!
获奖等次:三等奖
获奖作者:第四工程公司 薛锐
END
更多资讯
2025-08-27